“要以落实省《关于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为新的起点,聚焦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努力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月20日,梅州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数次被提及。
建设更高水平的苏区融湾先行区,是《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下称《梅州方案》)赋予梅州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及对口帮扶协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新的一年,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中,梅州如何进一步用好政策红利,努力在融湾入海上展现新作为?
大会上,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就贯彻落实国家《梅州方案》和省《若干措施》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讨论稿)作了说明,部署了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工作。
融出苏区振兴发展新活力,融出苏区振兴发展新成效,梅州正以先行者之姿再前行,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活力,把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的梅州实践,全力建设“一区两城”。
“《梅州方案》出台以来,我们通过苏区融湾政策,推动一些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点项目落地落实,初步尝到了‘甜头’。”梅州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上,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如是总结。
此话并不虚。过去一年,梅州以推进《梅州方案》落实和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与制造业当家、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对口帮扶等重点工作一体推进,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2023年梅州GDP增长6.5%,增速全省第二,为2000年以来最好排名,实现年初确立的目标。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三个“前列”:经济提高速度居全省前列、“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数量居全省前列、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居全省前列。
梅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共识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加快振兴发展的意愿越来越强,动力越来越足。
1月23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再次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要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放到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推进。
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新的一年,梅州发力点在哪里?从开年的大小会议来看,稳步落实“百千万工程”仍旧是关键点,发力点。
以高水平发展为牵引,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需要梅州“打铁还需自身硬”,需要梅州“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对此,高质量发展大会指明了方向:要紧紧抓住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这一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求实效、树形象、创经验”要求,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甩开膀子加油干,兴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
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与建设更高水平的苏区融湾先行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有目标,有抓手,梅州大力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需要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
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没有先例可循,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主观能动性,梅州深知只有把“自身骨头长肉”要求贯穿先行区建设全过程,才能真正将“一区两城”的愿景变为现实,更好服务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新的一年,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梅州将改革视野放得更宽、步子迈得更大、措施抓得更激进,既在规划上布好局,更在关键处落好子——进一步用好政策红利,努力在融湾入海上展现新作为。
“抓好省《若干措施》学习宣传贯彻,制定《梅州市贯彻落实〈若干措施〉责任清单》,印发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王晖在部署新一年工作安排中,将“奋力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上攻坚突破”列为梅州三大工作之一。
融湾入海,以高水平开放理念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梅州坚持“一区两城”战略定位,全域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打造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城市和粤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2023年12月28日,梅州国际陆港正式挂牌运营,并同步举行“梅州—盐田”海铁联运班列首发仪式。这为地处内陆,不靠海、不临空的梅州,再次打开了一扇连接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推动梅州山区与沿海城市山海联动、通江达海,助力梅州加速融湾、振兴发展。
“梅县区将全心全意服务保障梅州国际陆港高效运营,携手盐田国际,全力增效率、降成本。”梅县区委书记、梅州综保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温助民表示,将为梅州乃至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公司可以提供优质、高效的陆海物流服务,高水平打造区域性“铁海”多式联运物流枢纽。
推动梅州走向世界,扩大广东“朋友圈”,开拓更广阔的合作渠道和空间,坚持“一区两城”战略定位,梅州提出要建设运营好梅州综保区、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和国际陆港,支持发展进口商品零售、、保税物流等业态,做大进出口总量。
梅州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上,梅州市8位县(市、区)“一把手”纷纷亮诺,谈思路,定下今年发展目标。梳理其讲话内容,能找到一个高频词——融湾。
打开山门,走出围龙,慢慢的变成了梅州全市的发展共识,成为梅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更是新一年融湾入海的指挥棒。
作为梅州苏区融湾入海“策源地”“先手棋”“见证者”,蕉岭先行先试规划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蕉岭片区),被省市确定为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在用地、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得到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
“这两年来,梅州人民、苏区人民的精气神大幅度的提高,苏区融湾入海振兴发展的大好局面正在显现。”蕉岭县委书记、蕉华工业园区党委书记刘鸿涛直言,真切感受到梅州蕉岭苏区振兴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了。
大力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梅州在前行的道路上,从来不是孤军奋斗。联动苏区,共赴湾区,在新一年的苏区融湾工作中,分量更重了。
积极探索老区苏区融湾发展的路径和经验,《若干措施》指出,支持梅州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门户城市,完善跨省合作机制,探索协同发展、共同融湾新机制,支持探索建设赣闽粤合作园区。
与此同时,支持梅州在产城融合发展领域先行先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和区域辐射能力,加强与厦漳泉、汕潮揭等地区对接合作,携手厦门、汕头等市强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间合作,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协同参与国际经贸合作。
梅州的回答是:交通。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必须有四通八达、上天入地的交通网。
“去年4月进场时,当地群众对我们说‘你们终于来修这个站了’,我们感受到他们对梅龙铁路的盼望。”中铁四局集团梅龙铁路8标项目党支部书记李俊易说,他们负责建设兴宁南站、五华站,不到一年时间就进入装修阶段,“这两个站虽然不大,但意义重大。”
有着“粤东动脉”之称的梅龙高铁,是广东首条全额投资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据了解,梅州到广深的普通列车运行需6小时,梅龙高铁预计今年下半年开通,届时两地通行时间将缩短至2小时。随着梅州融湾入海的时空距离全面缩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进一步畅通。
交通畅通,一通百通。梅州全力做好梅龙高铁下半年通车准备,提升承接能力。同时加快建设梅武高铁,推进梅漳高铁前期工作,积极融入海西区1小时交通圈,加快汕梅高速改扩建,推动汕潮揭都市圈联动发展区建设。
交通是动脉,产业是基石,产业能级影响着城市能级。如此一来,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被赋予更丰富的动能。
“一头是苏区,一头是湾区,我们充分用好两地的发展资源和发展优势。”奔走于深圳和梅州兴宁,深圳市景新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巫欲晓对“苏区+湾区”深有感触,他表示将用好大湾区的科研力量,加强产品研发生产,在梅州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生产。
深圳市威富集团董事长张少林直言,“每次回乡看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我心中就萌生了回乡投资的想法。”去年5月24日,这一想法变成现实,通信技术年产值10亿元项目在梅州丰顺动工。据悉,得益于市县两级干部主动担当,协助企业走流程,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了两个月。
2023年4月,《梅州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六大工程150项具体举措,针对产业引领、基础支撑、改革赋能、开放合作、民生改善、政策保障“六大工程”,推动融湾方案从“纸面”落到“地面”。
可以说,在苏区融湾道路上,“六大工程”正塑造梅州振兴发展新优势。当前,八个县(市、区)赛龙夺锦,坚持不等不靠、以我为主,坚决落实主体责任,推进一批融湾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奋力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上攻坚突破,探索老区苏区融湾发展的路径和经验。
梅州市发改局局长吴特宏表示,梅州坚持“稳步走”,保持焦点不散,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聚焦“六大工程”,稳步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镇村建设,力争取得新成效。
“特别是用好用足政策,精准制定实施责任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突出科创资源争取,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导向更好释放政策红利,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吴特宏说。
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获省首期资本金1.8亿元,梅州高新区、经开区具备国家级园区申报条件,梅州综保区二期通过模拟验收,国际陆港建成挂牌运营,在广州共挂牌设立8个“反向飞地”
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2023年共纳统招商引资项目276个,均已动工建设;引进工业项目173个,累计完成投资约100亿元。总投资328亿元的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加快建设
梅龙高铁将于今年6月通车,届时梅州通达广深等主要城市仅需1.5小时;武平至梅州高铁梅江特大桥开工建设,瑞梅铁路和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融湾入海大通道进一步畅通
打造新型低碳能源基地,全球首个沉浸式液冷储能电站投入运营,大埔电厂二期、梅蓄电站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助力大湾区提升电力供应能力
对标对表衔接大湾区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极简审批”“免费梅州”“免申即享”系列改革全面实施,“梅州事好办”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试点,2023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1314亩、闲置土地2617.64亩,垦造水田8199亩
推进新时代苏区人才振兴试点,出台“1+N”人才政策,全年引进各类人才近2万人
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有序推进,申请87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拟调整下放162项市级行政职权事项
发挥文化、生态优势,与大湾区共建优质生活圈。新认定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及加工公司16个,累计达到120个,总数全省第一
深入推进穗梅对口合作,发挥大湾区优势,建立“湾区+苏区”职业教育联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点布局梅州,省市13家三甲医院与梅州市县级医院一对一“组团式”帮扶,广州中医药大学梅州医院正式揭牌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省《若干措施》出台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执行西部地区政策等逐步落实,国家和省对梅州市享受政策范围、补助标准给予倾斜支持,省对梅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等加强政策支持
2023年全市争取专项债、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项目资金132亿元
【BT财报瞬析】【BT财报】兴业银行2023中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度的提高总资产稳步增长
2024-02-1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辖内分支组织工作互联网出口上收服务项目(第2次)中标提名人公示
202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