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时间
9:00 - 18:00

服务热线
020-86655300

货运知识

盈利问题尚未解决钢铁交易买卖平台找钢集团“借壳”赴港上市

日期: 2024-12-14 22:30:28 来源: 货运知识

  蓝鲸新闻12月11日讯(记者 王晓楠)常年亏损让找钢集团的资金捉襟见肘,四闯港交所寻求上市募资迫在眉睫。

  12月9日,找钢产业互联集团(以下简称“找钢集团”)再度披露了赴港上市招股书,这也是其第四次冲刺港交所。在2018年6月首次递表港交所失利后,2023年8月和2024年3月两次冲刺港交所。

  与2018年首次赴港上市不同的是,此次找钢集团拟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Aquila(合并方式上市,但五年后找钢集团盈利问题尚未解决,并且自2019年由重资产型向轻资产型转变后,公司收入规模也大幅缩水。对于自身造血能力能力不够,身背174亿元高额负债的找钢集团来说,上市募资迫在眉睫。

  招股书显示,找钢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12年3月,当时联合发起人王东、王常辉及饶慧钢成立了上海钢富(找钢网的前身),以开发中国的在线亿元,投资者包括线VC、经纬创投、红杉中国、IDG资本等。六年里,找钢集团的投后估值也从3000万元飙升至约79.3亿元,翻了近263倍。

  受到资本追捧的找钢集团,于2018年6月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并在同年12月通过了聆讯,但2019年5月其主动中止了首次公开募股,原因则是长期资金市场变动。在IPO失利后不久,担任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一职的郎永淳也离开了找钢集团。

  五年后,找钢集团决定通过De-SPAC路径在港上市,即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上市,其议定估值为100.04亿港元。

  Aquila是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于2022年3月挂牌,募资10亿港元。该公司首次公开募集资金上市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并购一家未上市企业,使后者间接获得上市地位,这一过程被称为De-SPAC。

  2023年8月31日,Aquila与找钢集团及其全资附属公司Merger Sub签署合并协议,找钢集团拟以De-SPAC模式在香港上市。双方并购完成后,Merger Sub将不再独立存在,而Aquila将成为找钢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与此同时,Aquila的上市地位将被撤销,找钢集团将作为继承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此外,Aquila、找钢集团已与徐州臻心、渝隆集团、东方资产管理等10名PIPE投资者订立投资协议。根据协议,找钢集团向PIPE投资者发行PIPE投资股份,价格为每股PIPE投资股份10港元,所得款项总额6.05亿港元。

  上述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完成后,找钢集团创始人王东、王常辉和饶慧钢分别持股13.23%、2.82%和3.03%,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9.1%,拥有66.9%的投票权。

  2018年时,找钢集团收入生产大多数来源于自营模式下的钢铁贸易业务、联营模式下的钢铁贸易业务及配套服务产生收入。具体来看,自营模式下,找钢集团向钢铁制造商购买钢铁产品,并直接将产品销售予客户,从而赚取结算价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联营模式下,第三方供应商透过找钢集团的网上平台向客户销售钢铁产品征收佣金费用。

  2015年-2018年上半年,找钢集团来自自营模式的收入占比皆在98%左右,该收入构成下的找钢集团,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钢铁经销商”。而且自营模式下的毛利率相当微薄,最高仅有2.7%,最低为0.4%,致使同一时期找钢集团整体毛利率也相对偏低,2018年上半年时仅2.14%。

  高负荷运转背景下,找钢集团的业绩却并不稳定。2015年-2018年上半年期间,找钢集团营收分别为61.18亿元、90.07亿元、174.58亿元和87.44亿元,期内亏损1亿元、8.22亿元、1.23亿元和12.85亿元,2015年经调整净亏损3.92亿元,而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其经调整纯利分别为455.1万元、2.47亿元及2312.1万元。

  2019年首次IPO失利后,找钢集团将其业务重心转移至增强其数字化平台,慢慢地减少自营业务规模,由重资产型向轻资产型转变,成为第三方平台电商。

  转型后的找钢集团,通过连接钢铁交易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至其数字化平台,在中国提供涵盖钢铁交易全价值链的一站式B2B综合服务,包括在线钢铁交易、物流、仓储及加工、SaaS产品及大数据分析。

  目前,找钢集团主要经营四条主体业务线,即交易服务,主要是通过其数字化平台提供;交易支持服务,最重要的包含为其数字化平台上的买家及卖家提供物流、仓储及加工服务;科技订阅服务,最重要的包含SaaS产品及数据分析工具;及国际交易业务。

  2021-2023年期间,交易服务和交易支持服务两项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约占找钢集团总收入的七成左右。不过,2024年1-9月,找钢集团业务构成发生了转变,交易服务、交易支持服务和国际交易业务收入分别是2.33亿元、3.27亿元和4.2亿元,占比分别为20.43%、28.68%和36.84%。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支持服务收入大幅度地下跌,除了受物流、仓储及加工服务影响外,还与2024年8月之前,找钢集团已停止提供胖猫白条及胖猫易采以及相关系统有关。此前该业务作为中小钢贸商的“信用卡”,曾每年为找钢集团贡献0.5亿元收入。

  国际交易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主要是截至2024年9月30日,找钢集团非钢铁产品交易业务的GMV达2.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5.9%,该业务已扩展至中国境外,并提供国际交易业务,主要涉及东亚及中东地区,为国际项目的大型国有企业买家提供钢铁产品。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3年在线钢铁交易量计,找钢集团运营着全球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找钢集团的平台交易总吨量由2018年的810万吨增至2023年的490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43.3%;同时,公司的GMV由2018年的349亿元增至2023年的19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1.1%。

  2023年末,找钢集团已终止经营所有国内钢铁产品自营业务,并完成所有买家订单。与此同时,在剥离自营业务,实现“重”到“轻”的转型后,找钢集团的毛利率也得到了改善,2021年至2024年1-9月,公司毛利率分别是25.54%、25.45%、32.54%和28.16%。

  虽然毛利率有所提高,但是完成转型后的找钢集团尚未盈利,并且公司收入规模也大幅削减。

  2021年至2024年1-9月,找钢集团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9.05亿元、11.68亿元及11.41亿元,相应期间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60亿元、2.93亿元、8015.1万元和4193.2万元,3年多累计亏损约6.74亿元。

  找钢集团出现大幅亏损的原因之一,可归咎于公司大额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时期内,该笔开支分别为2.71亿元、2.43亿元、2.59亿元和2.1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20%、26.8%、22.2%和18.8%。

  自身造血能力不够的找钢集团,也将此前约25亿元的融资“烧的”所剩无几,且偿债压力较大。截至今年9月30日,找钢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4.35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0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59.07%。与此同时,找钢集团目前还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公司总资产为109.88亿元,而总负债达到174.79亿元,其负债净额64.9亿元。

  急需输血的找钢集团,自2023年重启IPO后,更是多次递交招股书。此次赴港上市,找钢集团计划将募资款用于通过数字化加强服务供应、扩大买家群体并增加其黏性、探索跨行业扩张等。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丨CONTACT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